一、吉林市播音主持所追求的是親切、自然、口語化。在主持的節目中,主持人以第一人稱的口吻出現在節目里,與受眾構成朋友交談一般的傳播情境,平心靜氣、娓娓道來,親切自然、通俗平白。這與播音員的腔圓字正、規范、莊重的語言風格是有所不同的。主持人的語言狀態是輕松的口頭語,播音員則相對嚴謹,帶有書卷氣。前者散淡通俗,后者規整凝練。
口語化追求的是語言的通俗化,是親切而不媚俗、自然而不隨意。主持人語言的口語是對人們日??陬^語言經過篩選、加工、提煉后的再制品。主持人對民間口頭語言的選擇使用,是一個凈化、純化的過程,舍棄了其中的不規范、不純潔字句,使之更準確、順暢,達到良好的傳播效果。
二、主持人在其節目中處處流露著坦率和真誠,具有明顯的情感化色彩。主持人在主持節目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以“情”為先導,與受眾進行面對面的、直接的、平等的、心靈的溝通與交流。坦率和善、真誠質樸的情感化語言是縮短與受眾心理距離的適合途徑。吉林市播音主持要始終用一顆真誠坦蕩的心對待每一個接收者,誠于中必形于外,慧于中必秀于形。
三、個性化特點突出是主持人有別于播音員的重要特征。這體現在主持人的語言表達上,不同的主持人,由于欄目不同,自身修養、閱歷不同、音質不同、語言習慣等差異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語言風格,有的熱情爽朗,有的幽默沉智,有的節奏短促、快人快語,有的細語漫談、緩緩道來。這與傳統的播音模式形成極大的反差。
風格特別的主持人個性化語言是構成主持人節目一道亮麗風景線的重要因素。尤其對于廣播節目主持人,多少聽眾曾被那些好主持人很有磁性的語言所吸引!對于主持人來說,失去個性便意味著失去魅力。而語言的個性化在主持人的個性的構成中十分重要。
四、與觀眾之間相互溝通及平等的交流感。主持人與受眾進行的,實際是面對面的交流。因此,主持人的語言具有明顯的對象感、交流感,要有反彈性,應答性。而不是擲地無聲,有去無回的感覺。盡管主持人的面前通常只有話筒、鏡頭,但在主持人的心中、眼前始終要有交談對象,是這個隱形的對象默默地牽引著主持人的思路,激發著主持人的靈感的火花,并促使主持人去強烈地“表現自我”。